十倍杠杆炒股 多次被立案调查, 还在删稿? ——李兆廷, 资本大神的黄昏(下)

发布日期:2025-03-23 21:15    点击次数:52

十倍杠杆炒股 多次被立案调查, 还在删稿? ——李兆廷, 资本大神的黄昏(下)

十倍杠杆炒股

资本大神李兆廷的时代结束了。

59岁的他是北京大学名誉校董、中国人民大学董事会董事、中国生产力学会创新推进委员会副理事长等。如今,站在59岁人生多事之秋的节点上,他已然没有了太多的选择。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而“以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只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

截至2023年6月末,东旭集团资产负债率为83.96%,货币资金32.64亿元,负债1426.14亿元,其中,有息负债913.50亿元。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94.03%。东旭集团所持东旭系三家上市公司股权均大比例质押(冻结),截至2023年9月底,东旭光电资产负债率60.24%,货币资金85.78亿元,有息负债205.84亿元。同期,东旭蓝天货币资金31.90亿元,有息负债77.59亿元。

对此现状,李兆廷还能再施展哪路腾挪术呢?留给他的时间也许不多了。

2024年6 月 14 日,东旭光电发布《关于定期报告披露进展暨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 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股票简称:东旭光电、东旭 B,股票代码:000413、200413)已自2024 年 5 月 6 日开市起停牌。若公司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 2023 年年度报告,则公司将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届满的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告,公司股票于公告后继续停牌一个交易日,自复牌之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公司在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相关年度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同为2024年6月14日,东旭蓝天董事会也发布了与上述东旭光电内容一样的公告。

对此,从时间上来看,这两家公司距离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仅有两周;从条件上看,“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相关年度报告”对于东旭集团而言,已不再可能。

也就是说,东旭系已经腐烂透顶且成为众矢之的,目前只有退市一条路。反之,则不能为社会公众、股民所接受。

那么,问题又接踵而至。退市后股民们的赔偿问题,东旭集团从哪里弄钱来赔偿?5月8日证监会对上述两家公司的立案调查,结果何时能出来?能否让社会公众满意?这两家公司所涉的偷漏税是否要追究?若要求东旭集团补交税款的话,巨额资金又从哪里来?李兆廷及其核心团队是否要服刑?等等。

然而,伴随着流逝的时光,还有诸多逐步浮出的真相与质疑。

07

留后路,继续输血“德御系”80亿元?

其实,对于千余亿债务,东旭集团也曾出现过压力缓解的希望。2022年9月,债权人同意了东旭集团债务重组方案,即从方案实施日起第七年开始偿还金融债务本金,到第十年还清,本金共计1260亿元。对于东旭集团而言,将本金偿还时间点后移七年,意味着需要在近几年内尽快实现自我输血。

然而,面对当前经营现状与各种压力,东旭集团及李兆廷“自我造血”的前景让外界很是失望。而从各种迹象来看,一切又似乎早在预谋之中。

谢某某(东旭集团前财务总监的弟弟)的辩护律师在辩护意见中提到,谢某某兄弟被抓是因为拒绝了李兆廷的“洗钱”指示,被要求转入80亿元的账户为境外账号。

如此看来,李兆廷心里是早有准备了。以他2019年的真实财力是支付不了已经倒塌的多米诺骨牌般债务,所以只有选择债务放任,先给自己留条后路。

为了搜寻事件真相,那父财经从“德御系”身上查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东旭集团在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应收款对象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一大应收款对象龙跃实业集团。吊诡的是,这家公司的总资产只有250亿元,东旭集团就借给它128亿元,其中38亿元计提了坏账准备。

个中原因直指龙跃实业的背景。

龙跃实业集团曾用名晋中龙跃投资,表面由自然人赵培林和赵晶分别持股40%和60%,但实际为山西富豪田文军控制的“德御系”旗下公司。2006年,田文军成立中海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几年后该公司更名为德天御生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10年,德天御整合几家晋中当地公司后成立德御农业,挂牌美国OTCBB粉单市场,“德御系”开始在资本市场浮出水面。

德御农业2011年年报显示,龙跃投资和德御坊都属德御农业旗下,是其通过VIE结构控制的境内子公司。

资料显示,“德御系”在资本市场最活跃的阶段是2014年到2016年。期间,“德御系”深度渗透山西当地金融机构,入股多家农商行及地方村镇银行。2017年底,“德御系”危机爆发,债务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2018年作为山西省引进的化解“德御系”造成金融风险的东旭集团,借机承接了“德御系”在山西的银行资源。所以,在东旭集团接纳的“德御系”遗产中,除了带给李兆廷泼天之财的银行资源外,还有“蓄金池”—— 龙跃实业(投资)。

至此,龙跃实业在东旭集团财务版图上的位置凸显无遗。而其背后,李兆廷与远遁海外的田文军个人间的关系也正式浮出水面,随着这笔80亿元转往境外遭拒的事件被公开,李兆廷与田文军那些曾经的或明或暗的各种交易也逐步被曝出。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19年当集团债务危机来临时,李兆廷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往境外关联人输送大额利益。

彼时的李兆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来看看当时他所处的环境。

2019年包含东旭集团在内的大批民营企业的债务危机爆发,直接引发了山西省金融圈的“大地震”。2020年4月,公安部成立“4·16”专案组赶赴山西。当年7月,山西省银保监局原局长、金融监管局原局长、山西省联社一二三把手悉数落马,整个山西金融圈100余人被带走问话或留置调查。

其中,山西省农信联社原党委书记崔联会,在2016年3月李兆廷带队考察山西期间,他曾亲自接待过李兆廷并达成合作共识;而晋中银行原董事、龙跃实业实控人田文军在山西金融圈的关系则更为盘根错节。所以,在诸多一把手被查后,田文军远遁海外了。

看来,彼时的李兆廷是万幸的。

08

现有产业链、核心业务在啃噬中显颓势

债务危机后第一时间将80亿元转入境外遭拒的真相,让李兆廷人设崩塌。与此相伴的,还有他的“老赖”形象。

企查查显示,李兆廷——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股权出质、司法案件 81个。东旭蓝天和东旭光电在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诚信状况 ”时称,报告期内,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兆廷存在10项被执行案件。

至此,从2019年的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40位、财富值235亿元人民币到如今的“被法院强制执行13亿元”,不过短短5年时间。

那么,外界想知道的是,2019年债务暴雷后,李兆廷要求转入境外的80亿遭拒后,后来者是否将这80亿又转出了?此外,李兆廷还有多少“小金库”呢?

2019 年 11 月 20 日,深交所对东旭光电下发问询函,公司四次公告申请延期回复,主要借口是公司旗下子公司达120多家,银行账户多达千余户,涉及银行多,地域广。而实际情况是,仅东旭光电下的一个科技公司就被李兆廷开了近千个帐号。在这近千个的“小金库”中,又为李兆廷提供了多少方便?

而与此对应的是东旭集团现有产业的颓势。

在2024年的新年致辞中,李兆廷曾表示,要“围绕光电显示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硅碳材料、新能源发电及组件、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用药玻包材六大核心业务”,聚焦主业,壮大实业,推动东旭事业健康永续发展。

而此前,东旭集团则一直对外宣称,东旭已成为国内最大的CRT装备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全球第四、中国最大的玻璃基板生产商;偏光片实现了国产化,年产值达30亿元;中国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和投资领军企业,“烯王”用时15分钟便充满4800Amh;光伏电站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有序展开——这五大产业链。

那么,这五大产业链、六大核心业务是个什么现状呢?

以东旭光电为例,来证明东旭集团无心科研、后劲乏力、啃噬政府补贴的颓势。

2022 年,公司光电显示制造业务销售收入为32.85 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总额的55.75%,较上年同期上升了 25.33%;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8.85 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总额的15.02%,较上年同期上升了 77.64%。

2023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中光电显示制造及技术服务业务为18.6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是1.14亿元。

报告期,公司从事的业务主要涵盖光电显示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务以及其他主营辅助业务。光电显示制造业务方面,公司 TFT-LCD 液晶玻璃基板产品覆盖 G5、G6 和 G8.5 代液晶玻璃基板。

综上看出,无论是东旭光电的描述还是东旭集团的战略,目前只有光电显示制造及技术服务板块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的销售收入,其它方面仍是纸上描绘。并且,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销售量在大幅下降。

据年报,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政府补贴分别为4.89亿元、4.51亿元、4.29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1.62亿元、1亿元、6143.69万元,科研费用占政府补贴的比率分别为33.1%、22.25、14.2%。

可见,公司的政府补贴在逐年增长,而科研费用却在逐年下降。更为重要的是,那父财经从年报中发现,不断下降的科研费用中,人员费用就占据了总费用的一半,也就是说,公司真正用于搞科研的费用是少之又少。而东旭集团不仅不增加对公司的科研投入力度,反而在大量抽调、榨取公司的政府补贴。

那父财经还发现,近三年的科研费用中东旭集团仅转入公司课题五经费15.04万元,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转入11-625 课题经费49.6万元。作为拥有上千项专利、新技术等的科技企业,这么点课题费是不是耻辱?与集团公司对外的宣称可谓天壤之别。

由此表明,东旭集团的现状已使得它无力搞科研,产业链也很难拓展。

09

资本小神的崛起?

李赫然,一个享誉京城的富家公子。

闪耀其身的光环有:天使投资人、机构投资人、野草创投创始合伙人、北京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儿子,拥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管理学士学位、光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名家厉以宁教授;就读期间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其父李兆廷是北京大学名誉校董。看来,父子俩均与国内顶尖学府北大颇有渊源。

资料显示,李赫然在北京大学度过了9年的本硕博时光。在读书期间(2010-2019年),李赫然已经开始参与做早期投资,成为多家创业公司的个人股东。

不过,那父财经梳理发现,在李赫然的求学与创业期间始终均有东旭集团的身影。

2015年5月28日,李赫然将其持有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0.3%股权变更至其父李兆廷名下。2013年6月18日成立的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2019年开始出现内部经营纠纷、股权冻结。

2017年,在校求学的李赫然获得了“EsCI年度商业创新新锐人物奖”。

2019年1月1日,李赫然创办野草创投公司,并同时担任多家基金的投委会委员。也是这一年,他博士毕业。

简介称,野草创投(PERSISTENCE VENTURES)是一家拥有国际视野的战略产业创业投资机构。目前在管资金7亿元人民币,投依托自有资金和股东资源在新制造、新科技、产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寻找投资机会,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长期价值投资,并在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中向被投企业导入战略产业资源。其中5亿直投资金主要直接投资于早期科技型企业,2亿FOF资金主要投资于国内主流VC投资机构。重点关注先进制造、AI应用、智能物联网、TMT、产业互联网、新消费等领域。公司聚焦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创新领先的城市。此外,硅谷的华人创业者(科技型企业)也将是重点关注对象。

同在2019年,东旭集团债务危机开始陆续出来了。

那么,李赫然这7亿元的自由创投资金来自哪里呢?是他任职的东旭集团提前拨付的还是他父亲李兆廷个人给予的?是“蓄金池”—— 龙跃实业(投资)转入的还是远遁海外的“德御系”实控人提供的?

然而,这些并不影响李赫然在创投界逐步的风生水起。

2020年,李赫然入选“2020年度最佳投资人top100”和“2020年30under30岁以下新锐投资人”。这一年,他还是东旭集团投资管理本部董事总经理。

2021年10月20日,李赫然入选《2021胡润U30中国创业领袖》名单。

2023年12月,李赫然入选《2023年度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榜》。

天眼查显示,目前为止,他所有任职企业为34家。其中担任法定代表人7家、担任股东10家、担任高管28家。

据天眼查,李赫然系青岛野草常青实控人,已投资宇泛智能、智慧油客、轩博啤酒、不粘不滞科技、谛声科技、DAS、沙克机器人、上海钰剑企业、启玄科技、威沃数据、楚山创新、九章数据、锐图电器等15家企业。其中,星河动力、宇泛智能、参半等被投企业的业务和估值均实现了数倍增长。

目前,李赫然财产线索预估价值681.07亿元。也就是说,他7亿元的投资回报预估暂为100倍。

俨然十倍杠杆炒股,资本小神正在崛起。



 




Powered by 安全炒股配资机构_专业股票配资开户_最专业炒股杠杆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